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利楠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2期094-097,共4页
摘 要:收集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现状,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检测结果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确诊并收入院的肝硬化人员60例,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入组后均取入组人员空腹肘静脉血5mL,检测并记录血液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值,并分析患者与正常体检者检测值差异。参照Child-Pugh分级标准,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分级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收集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总结归纳肝硬化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值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知,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凝血及血小板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规律。肝脏功能状态与凝血过程及血小板特性之间的正向关联(r=0.35、0.42、0.15、0.29,P均<0.05);肝脏功能对纤维蛋白原合成及血小板生成或功能的反向影响(r=-0.28、-0.39,P均<0.05);Logistic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时间、PT延长以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在肝硬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血浆凝血酶时间出现异常变化、PT呈现延长态势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水平时,它们各自独立地增加了肝硬化发生的风险,并非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而是其本身的变化就与肝硬化的发生存在直接的关联。结论 血浆凝血酶时间和PT的延长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暗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血小板计数降低则与脾脏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独立又共同影响着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增加了肝硬化发生的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