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摘 要:以稳定性心绞痛作为重点探讨对象,旨在剖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凸显多指标联合评估的关键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接受诊治的 120 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参考组与对比组,每组均为 60 例。参考组运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而对比组则在这一基础上,增添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心绞痛症状的评分、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以及 6 分钟步行距离(6MWD)这五项指标进行监测,从而全方位地评估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对比组在上述五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其中,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1),6MWD 明显延长(P<0.01)。同时,CRP 水平的降低,进一步证实了其在减轻炎症方面的作用。心绞痛症状评分以及静息心电图改善的相关数据,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综合康复创造了新的机遇。这种模式应当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和完善,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开辟了更具深度的探索方向。
关 键 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肌缺血 炎症反应 综合康复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