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萍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摘 要:经过有关数据调查,我国每年因为流感有关的呼吸系统病症失去宝贵生命的患者超过8万人次,在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中为8.2%。对于流感病症,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症的患者均是高峰群体,一旦患者流感病症往往病情严重,而且会增加其死亡风险,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工作。本次就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为切入点,对外周血细胞分类参数及其比值变化分析其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 以本医院科室接受的病例进行筛选,确定300例符合本身纳入与排除要求,对本次研究目标的基础资料、就诊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外周血细胞分类参数进行了统计,以流感快速抗原检测对病患进行了分组,对于流感病例为A组,未见流感为B组,每个小组例数150例,通过对各指标进行记录并综合评估各小组相关指标的不同。将发病时间24小组为切入点进行划分,主要为发病24小时就诊1组,发病24小时后就诊2组,主要对比分析患者到诊时间和白细胞分类变化之间的关联性。主要通过参与调研对象的工作特征曲线对以上指标对流感诊断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估。结果 分析NEWS 评分显示,A组及B组的中位数全部低于4,表示组间调查目标的疾病程度相接近。A组与B组相比,A组WBC、NC、LC、LMR各指标呈现更低的结果,对于热高体温、高热占比、LMR<2、LC 减少出现的概率都超过B组;到诊24小时中,评估WBC、NC、LC指标,表示A组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除NLR,其他指标都在0.5以内。对24小时后到诊调查目标的LMR评估,显示A组偏低,但NLR 指标高于A组,组间LMR<2 的发生率对比,A组占比大。结论 经过此次调研显示,当WBC、NC、LC指标下降,尤其是LMR的减弱结合患者的高热不退现象,能够给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当发病24小时后NLR上升,也在评估及诊断流感疾病方面有极大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