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绅到农民:近代淮北乡村社会自卫领导角色的转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权[1]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  处:《时代人物》2025年第4期0223-0225,共3页Times Figure

摘  要:晚清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频繁发生的黄河水患灾害,淮北地区一直处于社会秩序失衡的局面。百姓为争夺要有限的生活资料而爆发激烈的社会冲突,民间盗匪横行,仇杀、械斗、抢劫等活动频繁发生。随着捻军起义的爆发,淮北地区的地主士绅阶层迅速组建团练武装和修筑圩寨。19世纪中后叶,传统社会中皇权与绅权相结合的二元权力社会迅速崩溃,受到儒家教育的传统士绅阶层退出乡村管理体系,地方精英阶层迅速劣化,大量土豪劣绅充斥乡村权力体系中心。乡绅不再成为农民的庇护者和保护者。1920年代,以农民为主体和领导核心的会道门迅速取代乡绅成为乡村防卫的主体。

关 键 词:晚近淮北 权力真空 乡村自卫组织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