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标本存放时间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锴 

机构地区:[1]泰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泰州 225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3期005-008,共4页

摘  要:分析凝血标本存放时间对于凝血功能二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0例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每名研究对象需同时采集5份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合计150份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采集完成后将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血浆标本室温(18-25℃)存放,按血浆存放时间的不同将标本均分成A组(0H)、B组(6H)、C组(8H)、D组(12H)、E组(24H)五组,对5组实验标本进行凝血功能二项检测,即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比较在不同存放时间条件下5组凝血标本PT、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A组(0H)、B组(6H)、C组(8H)、D组(12H)、E组(24H)的PT检测结果分别为(11.89±0.48)、(12.09±0.48)、(12.06±0.47)、(12.10±0.50)、(12.08±0.49)S,A组(0H)PT检查结果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0H)、B组(6H)、C组(8H)、D组(12H)、E组(24H)的APTT检测结果分别为(30.05±3.13)、(31.09±3.31)、(31.74±3.42)、(31.90±3.59)、(33.88±3.49)S。B组(6H)、C组(8H)分别与A组(0H)进行AP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12H)、E组(24H)分别与A组(0H)进行APTT检测结果比较,D组(12H)高于A组(0H)且P<0.05,E组(24H)高于A组(0H)且P<0.05,D组(12H)、E组(24H)两组与A组(0H)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经离心处理后的凝血标本,凝血标本存放时间,对凝血功能二项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凝血标本存放24h内PT检验结果未出现显著改变,凝血标本存放8h内APTT检验结果未出现显著改变。特殊情况下凝血标本可适当延长存放时间。正常情况下凝血标本应采集完成后,应尽快送至检验科,缩短标本周转时间,尽快完成检验,以确保临床诊疗的时效性。

关 键 词:凝血标本 标本存放时间 室温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分 类 号:R446[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