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沛 陈霜 

机构地区:[1]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上海 201805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摘  要:探讨核磁共振成像(NMR)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疑似脑梗死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其中参照组使用CT检查,实验组使用NMR检查。结合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病症相关指标以及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NMR检查在丘脑、小脑、基底、顶叶、脑干的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总发生率98.01%。实验组NMR检查时间更长,平均20.53分钟,而参照组为7.2分钟;实验组梗死大小平均为11.1mm,检查费用平均为544.16元,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NMR阳性检测率远高于CT阳性检测率。结论 NMR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敏感性,尽管检查时间更长,费用相对较高,但对于诊断脑梗死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核磁共振成像 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检查结果 阳性检测率 

分 类 号:R6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