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曼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新丝路》2025年第10期0060-0062,共3页New Silk Road
摘 要:幸福,作为一个横贯古今且富含深邃内涵的议题,长期以来吸引着学界的广泛关注。回溯人类思想演进的历史长河,针对幸福问题的思索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共性特征:始终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而展开。这一思考过程深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结构以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不仅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