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以竹代塑”的法律保障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贺鑫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5年第5期093-098,共6页

基  金: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第二批学生科研项目四新四化方向课题“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的PPP模式法律问题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3FXYSXSH33)。

摘  要:“以竹代塑”作为塑料污染源头治理的创新方案,既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更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乡村生态振兴与“以竹代塑”具有高度耦合性,检视现有法律规范及实践发现,“以竹代塑”专门法律体系缺位、法规标准与认证体系不全、权益保障机制缺失是制约“以竹代塑”顺利实施的梗阻所在。破解这一困境的路径为:一是建立“以竹代塑”专门法律体系,实现生态治理从政策驱动向法治驱动的质变;二是通过建立动态可调名录制度,对“以竹代塑”产品具体适用场景、领域予以明确,同时加强国内“以竹代塑”产品技术标准与认证标准制定,并与国际产品认证标准“接轨”,以在国际贸易中更具话语权;三是通过产权细分、创新保护、救济扩展及协同治理,推动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以期通过法律手段高质量助推“以竹代塑”行稳致远,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早日实现。

关 键 词:以竹代塑 乡村生态振兴 法律体系 标准认证 权益保障 

分 类 号: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