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视角下丝织品的非物质价值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莹[1] 

机构地区:[1]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1300

出  处:《艺术与设计(电子版)》2024年第1期0322-0324,共3页

摘  要:蚕,因其特殊的生命历程,被古人发现并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史前时期,具备明确认知与理性规范的“礼”已经出现,标志着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丝,这一由蚕蛹蚕丝腺分泌出的丝蛋白纤维,经加工织造成纺织品,因其细长柔软、光滑强韧的特性,在文化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丝不仅超越了蚕及蚕形器物的物质形态,更成为了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和媒介。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与传承载体。

关 键 词:丝织品  史前 非物质价值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