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思弦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莲池周刊》2024年第40期0004-0006,共3页
摘 要:自由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被讨论的哲学话题。不同的人会有各异的观点和看法,当西方聚焦于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意志自由和生存自由时,庄子的《逍遥游》展现了一种对自由的东方思考,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启示意义。庄子通过“有待”和“无待”阐述了受条件约束的自由状态,以及实现精神自由的办法。即物质依赖、社会约束和认知局限带来的是相对自由,这些条件一旦消失,自由状态也就随之消失;而通过摒弃功名利禄、忘却自我,可以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这些为现代社会生成“重生存”的自由观、万物相依的自然观和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提供了指引,彰显了庄子《逍遥游》中自由观点的深远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