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作良[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女性叙事研究"(06BZW015)
摘 要:昭君形象作为信史记载首次见于《汉书》,其中的昭君尚是一个历史人物。至《琴操.怨旷思惟歌》的出现,昭君形象才正式进入文学领域,蔡邕赋予昭君人物形象强烈的寄托色彩,使得昭君出塞蒙上了浓烈的悲怨基调,同时象征性的借古鉴今手法的使用,亦使整个和亲事件呈现出强烈历史感与现实感交错的特征。昭君作为纯文学形象出现在历史著作《后汉书》中,是《琴操》影响的直接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