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隐伏矿体快速定位预测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寿庭[1] 赵鹏大[1] 王长明[1] 徐毅[1] 高阳[1] 刘晓吉[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处:《矿物学报》2007年第z1期550-551,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内蒙古地质勘查重大科研项目(No.200405);国家地质调查局项目(No.200110200009)

摘  要: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不但在地理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地质构造上也占有特殊的位置,地处古亚洲、华北陆块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不同时代构造-成矿系统叠加,具备有色金属等大型矿集区的有利形成条件,近年来已陆续发现大型矿床十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刘建明等,2004;王长明等,2006;张寿庭等,2004).然而,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第四系覆盖严重,草原和林区广布,隐伏矿床(矿体)是本区找矿的主体对象,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探难度较大.……

分 类 号:P57[天文地球—矿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