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第S1期110-116,共7页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摘 要:在中国,每年秸秆产量为6亿t左右,其中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日益减少,致使很多秸秆被露天焚烧。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微生物分解秸秆具有广阔前景。本论文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对象,将其进行四种不同的预处理后,采用复合纤维素分解菌系对其进行发酵培养,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发酵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对碱处理、汽爆处理、酸处理、未处理四个不同方法的pH动态、生物量变化、发酵产物的数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有两种使得秸秆分解率较高的方法:碱处理及汽爆处理,汽爆处理又由于对环境污染很小,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途。此外,通过发酵过程中上述四种变量的变化趋势,还发现秸秆在接种后的0~3 d发酵速率非常快,产酸量较多,未处理的秸秆在前3 d的发酵速率、产酸情况及生物量变化情况均比碱处理及汽爆处理的秸秆高,具有应用于实际沼气工程的前景。In China,there is about 6×10~8 t crop residue produced every year.As the diminish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living fuel and fodder,considerable amount of crop residue was burnt in open area.In fact,corn stalk is a kind of biomass resourc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atus of the use of crop residues in China and the corn straw cellulose-decomposing microorganisms.In the experiment,the corn stalk was pretreated in four different processing——steam explosion,acid(H_2SO_4),hydroxide(NaOH) and untreated,the...
分 类 号:S216.2[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