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贵山[1,2] 温汉捷[1] 胡瑞忠[1] 裘愉卓[1] 杨光树[1] 于文修[1] 樊海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出  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年第z1期193-194,共2页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3-SW-125,KZCX2-102)

摘  要:  幔源基性脉岩是源于地幔的基性岩浆充填先存破裂或区域性节理形成的,为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的产物,对研究深部地幔性质和大陆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4].研究区位于政和-大浦断裂带的西部,断裂带以西地区主要为早、中侏罗世的壳源型S花岗岩类,晚侏罗世以来的岩浆活动比较弱,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有局限性.因此,闽西基性脉岩的研究对探讨内陆地区岩浆活动规律和构造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闽西基性脉岩(半村辉绿岩脉、拔里角闪辉长岩脉、曹坊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利用稀土元素对基性脉岩的形成机制做了初步的讨论.……

关 键 词:基性岩脉 稀土元素 稀土分馏 闽西 

分 类 号:P59[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