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水金[1]
出 处:《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96-107,共12页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20世纪30—40年代,当中国正深陷于通货膨胀之时,通货膨胀问题还只是个别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因特殊的原因如战争、赔款等而出现的个别现象。因此,南京政府时期,中央银行在进行反通货膨胀时既无理论指导,又无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在不断地"试错"和犯错中行进。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南京政府中央银行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政府根本没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无法摆脱对印钞机的依赖。因此所有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充其量只不过是在某一时点上起到了缓和物价上涨的作用,根本无法改变通货恶性膨胀的趋势,由此也就决定了其种种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