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出 处:《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z1期155-,共1页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本实验从患病棉苗分离得到五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分别命名为V55-2,V55-1,V55-4,V250和V991.发现它们在培养特征和致病力上差异明显.选择致病力差异较大的2个菌株V250和V991,进行5种同工酶分析表明:致病力强的菌株V991中没有检测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存在,脂酶的酶谱也比V250缺少一条Rf值为0.26的酶带.选用43种10 bp的随机引物,对它们线粒体DNA进行RAPD分析.引物OPT-01得到PCR产物差异明显,在以V991为模板的PCR产物中发现一条约1.1 Kb的差异片段.经对其测序分析,并于GenBank中进行同源搜索.尚未发现其编码相关基因.本实验证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不同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株确实存在生理代谢的差异,而差异的产生,不仅与其核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有关,而且他们表型的差异很有可能还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目前正扩大菌株数量,做进一步验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