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兴德[1] 但苏[1] 陆惠忠[1]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南医院心内科,上海200125

出  处:《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年第S1期127-,共1页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摘  要: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 (IP)对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发生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92例初次发作的AMI患者根据AMI前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 (IP组 ) 5 0例和非缺血预适应组 (NIP组 ) 4 2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由专人测量入院后第 1天、1周及第 4周时的QTd ,应用Bazett’s公式QTc =QT/RR1/ 2 校正 ,QTcd =QTcmax -QTcmin ;Holter检查及心电监护记录。观察 4周内两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频发、多源或有RonT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入院后第 1天、1周及第 4周IP组的QTcd值分别为 (6 5 .3± 2 1.5 )ms、(6 0 .8± 2 0 .4 )ms和 (5 2 .5± 18.7)ms ,NIP组的QTcd值分别为 (85 .2± 2 3.1)ms、(75 .6± 2 1.2 )ms和 (6 5 .4± 18.6 )ms ,IP组较NIP组缩短 ,差别有显著性 (t值分别为 2 .89、2 .32和 2 .16 ,P值分别 <0 .0 1、<0 .0 5和 <0 .0 5 )。②IP组发生CVA 12例 ,发生率 2 4 .0 % ,NIP组发生CVA2 3例 ,发生率 5 4.8% ,IP组较NIP组发生率低 ,差别有显著性 (χ2 =4 .0 8,P <0 .0 5 )。结论 缺血预适应可缩短心肌梗死患者的QTd ,减少CVA的发生 ,但由于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各种离子通道、受体跨?

关 键 词:缺血预适应 AMI 离散度 QT 心肌 室性心律失常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