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6期88-91,共4页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基 金:国家重大基金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编号:5009962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SW-319)资助
摘 要:根据长江上游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将长江上游近5000年划分为5个水土流失期:1.无明显水土流失期(公元前316年以前);2.水土流失渐增期(公元前316~1644年);3.水土流失期明显增长期(1645~1949年);4.水土流失猛增期(1950~1988年);5.水土流失局部控制期(1989~2010年)。On the analytical basis of society econom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il erosion evolution course, five soil erosion stages are divided in 5 000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1.Insignificant erosion stage(before 316 B.C.); 2.Slow increase stage of soil erosion(316 B.C.~A.D.1644); 3.Visible increase stage of soil erosion(1645~1949); 4.Fast increase stage of soil erosion(1950~1988); 5.Control stage in part of soil erosion land(1989~201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