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牛贺才[1] 单强[1] 陈小明[2] 张海祥[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形成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z1期33-40,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编号:95-预-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73012);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
摘 要:在攀西裂谷带集中分布着牦牛坪、大陆槽及攀枝花等轻稀土矿床(点),它们与霓石石英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密切相关。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杂岩体中的碳酸岩是典型的岩浆碳酸岩,它是地幔过程的产物。电子探针研究显示,杂岩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富含轻稀土元素,反映其原始岩浆富集轻稀土,它可以为区域的轻稀土矿化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赋存于霓石石英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的稀土矿化与杂岩体有关,它们均是地慢过程的产物。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轻稀土矿化与地幔过程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