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义茂[1] 许继峰[1] 戴橦模[1] 李献华[1] 邓希光[1] 王强[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z1期41-48,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编号:95-预-2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Z-102)的资助
摘 要:报道骑田岭岩体长石^(40)Ar/^(39)Ar定年的结果。^(40)Ar/^(39)Ar方法定年在骑田岭岩体还是首次应用。测定的3个正长石样品^(40)Ar/^(39)Ar坪年龄(Ma)分别为(139.57±2.79)(2KL-17),(140.55±2.81)(99LQ-2),(144.91±2.90)(2KL-31),上述年龄反映了骑田岭岩体主体芙蓉和菜岭超单元岩浆冷却到正长石Ar-Ar封闭的年龄。可以认为这是岩体形成的最小年龄。其中2KL-31样品采自前人划为菜岭超单元的印支期花岗岩。菜岭超单元和芙蓉超单元年龄相近,与两单元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结构的相似性以及正长石斑晶在几乎全岩体中呈NW-SE定向排列的地质事实相吻合。表明芙蓉与菜岭两个超单元岩体是晚侏罗世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对骑田岭岩体和千里山岩体进行了对比讨论。
关 键 词:40AR/39AR年龄 骑田岭 花岗岩 锡矿 超大型矿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