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茂福[1]
出 处:《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4期26-39,共14页Study on Pu Songling
摘 要:在《聊斋志异》中 ,对看似同类性质的两性关系 ,蒲氏却往往取不同的评判态度 ,论者通常用“思想矛盾”来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不同意这一诠释 ,把《聊斋》中所有涉及两性关系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对象 ,从分析作者思想内部构成的角度出发 ,研究作者在创作中对两性关系的各种评判标准 (构成部件 )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构成 ) ,努力廓清其观念的组合方式 ,探寻作家建立自己标准的基点。本文认为 ,《聊斋》两性关系评判标准是按照一种特定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系统 ,其总体构成是 :两个世界 (现实、梦境世界 )、四条标准 (以“礼”为本 ,以“情”为想 ,以“义”为尚 ,以“寒士”为重 )、一个中心 (以男子“寒士”为中心 ) ,它不是“混乱”、“矛盾”的 ,而是大体统一、协调的。用这一认识模式可以较准确、合理地理解、诠释《聊斋志异》中近 2 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