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对骆驼刺幼苗生长、生理和离子分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杰[1,2,3] 曾凡江[1,3] S.K.Arndt 郭海峰[1,2,3] 闫海龙 邢文娟[1,2,3] 刘波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策勒848300 [4]School of Forest and Ecosystem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Water Street Creswick,Vic.3363 Australlia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S2期151-158,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670386);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编号:200633130);新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733144-2)资助

摘  要:结合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地下水盐分含量,于2006年8~10月在策勒绿洲前沿实验研究了一年生骆驼刺幼苗在不同NaCl处理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性,探讨了NaCl对骆驼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骆驼刺幼苗的水势和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而气孔限制值则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骆驼刺幼苗的生物量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NaCl处理50天,Na+在骆驼刺幼苗体内各器官的含量基本为:小枝>茎>叶>根,Cl-在骆驼刺幼苗体内的分布为:地上部分>根.NaCl处理50天,水势降低造成的气孔限制仍然是影响骆驼刺幼苗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随着NaCl处理时间的增长,骆驼刺幼苗的水势和净光合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处理50天,150和250mmol·L-1处理水平下骆驼刺幼苗的清晨水势略高于处理30天,这可能是骆驼刺幼苗对盐环境有一定适应的结果.3个NaCl处理水平下,骆驼刺幼苗从处理30天到50天保持较稳定的生长,其根冠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不尽一致,150和250mmol·L-1处理水平下的根冠比相比50mmol·L-...

关 键 词:塔克拉玛干沙漠 盐分 骆驼刺 生长 生理指标 离子分布 

分 类 号:S793.9[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