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及其渗流作用  被引量:7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联波[1] 高春宇 漆家福[1] 王永康 李亮 屈雪峰 

机构地区:[1]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163517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S1期41-47,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080);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05E7026)共同资助

摘  要: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开发的影响,利用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实验等资料,对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布,并对裂缝的渗流作用进行了讨论.研究区主要发育高角度构造裂缝以及水平层理缝、粒内缝和粒缘缝等成岩裂缝,粒内缝和粒缘缝是沟通储层基质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的重要通道,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变好.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受古构造应力场以及储层岩性、岩层厚度和岩层非均质性等内外因素的影响,现今应力场影响裂缝的保存状态与渗流作用.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作用下,该区分布有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4组裂缝,但由于岩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某一部位主要表现为两组近正交的裂缝分布型式.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的连通性好,张开度大,渗透率最高,开启压力最小,是该区的主渗流裂缝方向.随着油田开发,不同方向裂缝的渗透性还将发生动态变化.

关 键 词:裂缝 成因类型 分布特征 渗流作用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