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250355
出 处:《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年第5期72-74,共3页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基 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512600);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2007BSB14087);山东省中药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资助
摘 要:目的:从免疫原性上探讨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以黄连、大黄与知母3味典型寒性中药水提物的混合品作为寒性对照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相应多克隆抗体,应用该寒性对照抗原抗体与9味中药水提物作斑点免疫印迹,杂交信号应用Quantity One定量扫描分析。结果:9味中药免疫印迹信号轨迹的大小顺序为:大黄、知母、黄连、黄柏、干姜、金银花、秦皮、杜仲、附子;与寒性对照抗原的相似度分别为:22.75%,11.60%,6.99%,2.05%,2.02%,1.66%,1.61%,1.30%,0.75%;经Wistar's Method聚类分析,大黄、知母、黄连被聚为一大类,与对照抗原距离最小;其他6味中药被聚为3小类,分别为:黄柏、干姜,金银花、秦皮,杜仲、附子,后者与对照抗原距离最大。结论:9味中药的免疫印迹信号总体上随着药性由寒转热而变弱,斑点免疫印迹法是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新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