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通气在新生儿胸腔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祖荣[1] 曹铭辉[2] 黎昆伟[1] 贾杰[1] 陈祥楠[1] 苏丹晨[1] 葛午平[3] 

机构地区:[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1001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外科

出  处:《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第6期465-466,共2页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A2005095)

摘  要: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在新生儿胸腔手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出生6h~28天,体重2.2~4.3kg的拟行开胸手术的新生儿进行OLV,具体方法为: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复合七氟迷吸入诱导,术中用2%~4%七氟迷维持麻醉,开胸后术者通过填塞压迫侧肺使其完全萎陷,造成OLV。采用压力控制模式调节潮气量为10mL/kg,呼吸频率30次/分,I∶E=1∶1.5,OLV后调节呼吸频率为40~45次/分,I:E=1∶1,适当调节潮气量,控制SpO2在90%以上。术中连续监测患儿心率(HR)、无创平均动脉血压(MBP)、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肛温(T)并进行比较。结果:全部2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18±32min,平均麻醉时间142±28min,其中6例膈疝患儿、2例肺囊肿及8例食管闭锁患儿整个手术过程中均行OLV,平均时间82±24min,10例食管闭锁患儿和2例膈疝患儿术中因不能维持SpO2在90%以上而间断行双肺通气,平均OLV时间为46±18min,与OLV前相比,OLV后10min、30min的HR、MBP、SpO2、PETCO2、T均显著降低(P<0.05),术毕时除T外其余各参数与OLV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OLV在新生儿胸腔手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但在早产儿及术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应间断行单肺通气以保证供氧。

关 键 词:单肺通气 新生儿 胸科 

分 类 号:R726.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