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玲[1] 王永才[2] 赵成艳[2] 刘玉娥[2] 李玉华[2]
机构地区:[1]大连市长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500 [2]大连医科大学二院细胞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出 处:《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第14期87-,114,共2页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摘 要:本题通过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研究,为淋巴腺结核诊断提供简单、快速、实用、准确方法,并同时应用4种结核抗体标志物,对淋巴腺结核不同病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结核抗体酶联免疫测定法(简称EILSA)阳性率、敏感度最高,达到78%,特异性为56.3%;新一代结核抗体快速诊断法(DIGFA METHOD)(简称TB-D)阳性率、敏感度次之,为75.5%,特异性为68.8%;快速结核抗体IgG(简称TB-C)阳性率、敏感度为58.3%,而特异性为100%;快速免疫色谱法(简称ICT)阳性率、敏感度最差,仅占29.1%,但特异性较高为100%。结论:结核抗体ESLAS法、TB-D法灵敏度较高,分别占78%,75.5%,但特异性较差,分别占56.3%,68.8%;而ICT、TB-C虽然阳性率、敏感度较低,分别占29.1%,58.3%,但诊断特异性最高,均占100%。说明依ICT、TB-C两法诊断淋巴腺结核分别有70.9%,41.7%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如以EILSA、TB-D法为诊断指标,其中有22%,24.5%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诊断有效率为55.8%;OT试验敏感度、特异性更差分别占29.1%,70%,诊断有效率最低45.6%。我们将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与OT试验、EILSA、TB-D、TB-C、ICT、PCR、X线计算机断层撮影(CT)、磁共振(MRI)等多种对比试验中,试验与临床研究资料分析证明,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敏感度可高达98.4%,准确率99.2%,诊断有效率为98.4%,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是目前诊断淋巴腺结核最理想、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