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北平[1,2] 周红燕[2] 潘俊杰[2] 刘礼祥[2] 陆谢娟[2] 颜岗[2] 龙腾锐[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30 [2]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给水排水》2008年第S1期27-30,共4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03AA601110);武汉市2006年重大项目(200660110145);江苏省太湖污染治理重大项目(BS2007115)
摘 要:试验研究了CIBR在曝气3h、搅拌2h、静沉1h的周期循环条件下的脱氮效果,考察了氮的时间形态转化和空间浓度分布,以及整个周期内DO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反应器的CODCr、NH3—N及TN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3.64mg/L、4.21mg/L和12.73mg/L,稳定地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DO与pH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微生物适应阶段、COD降解阶段和硝化反应阶段,而区别仅在于pH比DO稍稍滞后。
分 类 号:X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4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