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大立[1]
出 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摘 要:1984年到1987年间,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对中国的影响时,多次明确提出"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概念。邓小平"主体社会主义"的内涵,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像传统社会主义要求的那样搞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只要求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地域上占主体地位,但仍有部分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对这些局部的非社会主义因素,不是急于现在就消灭它,而是利用它们为社会主义服务。"主体社会主义"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改变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仍然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
分 类 号:A849.16[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