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鸿增
出 处:《国画家》2000年第3期2-7,共6页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er
摘 要: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风貌、精神气质就明显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表现在文学、艺术上的南北之分、地域之别,就更为历代谈艺者所常道。所谓“大而经济、心性、伦理之情,小而金石、刻画、游戏之末,几无一不与地理有密切之关系”(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自明代始,中国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出现了大批以地为别的画派,极其鲜明地体现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西晋末年的晋室东渡,造成了中国文化地理中心由北向南的首次迁移,随后的唐代安史之乱与南宋迁都临安,更确立了江南地区作为全国文化与经济中心的地位。“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因此,明清时代林立的地方画派在江南的涌现就是毫不奇怪的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画创作的崭新阶段,在60年代初,以傅抱石、钱松函为代表的新江苏山水画派(又称新金陵画派)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文人画”,南京的画家也是一支中坚力量。本期我们辟出专版,系统地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当下江苏中国画的发展与现状。我们无意重提或确立画派的名目,但作为一种艺术现象的整体考察,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专栏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安画派、岭南画派、新浙江人物画等予以系统的介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