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鄂尔多斯民歌蒙汉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新惠[1] 

机构地区:[1]渭南师范学院

出  处:《音乐天地》2008年第3期39-40,共2页The World of Music

摘  要:  鄂尔多斯地区素有"歌海舞乡"的美称.早在17世纪中期.沿准格尔南部东起九坪,西至羊市塔划为清朝政府皇家马场的"禁留地"开放,清政府又允许晋、陕农耕者入境垦殖,使准格尔地区逐渐变为蒙,汉共处的民族聚居区.这里奇特的山川地貌,多变的环境气候,复杂的地方民族语言和蒙、汉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礼俗,审美观念及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新生活环境中的多元文化的思维与美学追求,也为地方歌种"蒙汉调"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族群众在学习蒙古族民歌时,把一部分旋律吸收后变作内蒙古西部地区"二人台"音乐的牌子曲,如<森吉德玛>、<巴音杭盖>、<大青马>等;还有一部分在保持了原有音乐的特点上融入了汉族的"山曲儿"、"二人台"音乐元素,形成了兼有两个民族特征的民族歌曲品种,当地群众称之为"蒙汉调",也称为"漫瀚调"或"蛮汉调".……

关 键 词:蒙汉调 场合 蒙古族 歌曲 声乐曲 鄂尔多斯民歌 滑音 山歌 民歌 浅议 

分 类 号:J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