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色”与诗性超越——论《红楼梦》的悲剧溶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飞鸣[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社科纵横》2007年第11期126-127,共2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摘  要:《红楼梦》写作的"复义"性决定了它是多层次整合的结构,悲剧性主题居于中心地位,其根源在于日常生活定性范式和性格悲剧对生活主体的迫害。但是,作者通过人物内心的描写和他们在大观园中诗意生活的创造,对这一悲剧起到溶解、消蚀的作用。

关 键 词:《红楼梦》 悲剧 理想世界 本色 悲剧超越 

分 类 号:I207.41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