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军平[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中国传统诉讼审判中的"情判"探究(项目编号:06C860)
摘 要:在中国古代社会,立法解释作为一种有权解释,它与法律相伴而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对立法解释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中国古代立法技术的日臻成熟,故立法解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中国古代立法解释的方法可划分为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及特别解释这么几大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