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合肥230026 [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94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7期822-825,共4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40 0 760 32和 40 2 31 0 0 2 )
摘 要:对南极乔治王岛无冰区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中 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六氯环己烷(HCH)、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DDT)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 ,探讨了HCH ,DDT在南极苔原植物 土壤系统中的富集特征及迁移规律 .结果表明 ,南极苔原植物体与下覆土壤相比 ,除南极石萝(Usneaantarctica)对HCH的富集较明显 (富集因子BCF石萝 /土壤 =2 .74 )外 ,金发藓 (Polytrichumalpinum )、发草 (Deschampsiaantarctica)样品中HCH ,DDT含量均低于下覆土壤 ;3种植物的富集系数还表明 ,它们对水溶性农药HCH的吸收高于对脂溶性农药DDT的吸收 .同时 ,对比 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发现 ,在大气沉降HCH可以忽略的情况下 ,植物体的HCH主要来源于下覆土壤 .因此 ,植物体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 ;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DDT的含量总体上也具有类似特征 .此外 ,对苔原生态系统中DDT各种异构体的分析发现 ,1980年以后随着各主要农药使用国对DDT的相继禁用 ,DDT的有效组分 pp’ DDT降低 ,并且低于代谢产物 pp’ DDD和 pp’ DDE含量之和 ,可见 ,各国对DDT的禁用已经有效地抑制了农药污染对南极苔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