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智耀[1] 马小川[1] 高峰[1] 刘兆英[1] 常文雄[1] 刘卫生[1] 李哓莉[1] 马立青[1]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4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8-1245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运用心血管活性药物、药物溶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治疗效果。结果IABP治疗42例(93.3%),(PCI)再灌注治疗39例(86.7%),溶栓治疗11例(24.4%),共死亡16例(35.6%)。经药物和IABP治疗,在接受再血管化前死亡的患者占死亡数的31.3%(5/16),血管再灌注后死亡的患者占死亡数的68.7%(11/16)。死于心功能衰竭者9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者7例。10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全部死亡。急性肾功能衰竭(r=0.743,P=0.001)、急性呼吸功能衰竭(r=0.605,P=0.001)、糖尿病(r=0.368,P=0.002)和年龄与死亡有相关关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病死率仍然较高,主要死因是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要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需要更早、更好的循环辅助装置下的再灌注和综合治疗措施。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