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西川[1] 王家新[2] 蓝棣之[3] 崔卫平[4]
机构地区:[1]中央美术学院 [2]北京教育学院 [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4]北京电影学院
出 处:《诗潮》2004年第4期66-71,共6页The Poetic Tide
摘 要:你对诗歌了解多少?你对当代诗人了解多少?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人类灵魂在躯体之外的游走;诗歌是艺术的艺术。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没有教养的民族,一个没有诗意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我们应该为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诗意的文明国度里而骄傲。从《诗经》开始,从屈原算起,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几乎就是一个诗歌的历史和诗人的历史。可是,在当代这个极度商业化的社会,文学已无可奈何地被挤到边缘,而诗歌又是处在边缘的边缘。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是敌视诗歌和艺术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之初对文学艺术,对诗歌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是,我们又很愿意相信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那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后,在人们的物质需求高度满足之后,在物质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之后,人类还会去追求一种精神的东西。而文学艺术诗歌将会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是的,中国当下的诗歌正面临困境,传说写诗的比看诗的人多。面对困境,当代诗歌路在何方?当代诗歌承担了什么?请听诗人和诗论家们的声音。
关 键 词:当代诗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