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富[1] 杨振邦[2] 吴叶[3] 薛森林[1] 郭鹏[1] 贺永祥[1] 王忠[1]
机构地区:[1]延安市人民医院创伤外科,陕西延安716000 [2]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陕西榆林7190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北京100037
出 处:《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目的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不同节段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01~2009-01,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患者14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之间,椎体A型骨折,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青壮年,平均年龄30.5岁(18~50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3.7个月(10~26个月);B组:高龄组,平均年龄为65.9岁(51~79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4.4个月(11~24个月)。采用胸腰段后路经过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按照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1年后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均得到明显矫正,骨折椎体高度得到明显恢复。随访1年后,A、B两组采用短节段固定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A组虽然长、短节段固定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在B组采用长、短节段固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满意;高龄患者选择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长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