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公路超高缓和段设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峰[1] 倪富健[1] 程建川[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00096

出  处:《中外公路》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摘  要:介绍了中美两国在平曲线超高缓和方式上的异同,并阐述了造成两国在超高缓和段设置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定量地比较中美两种超高缓和方式体现在行车舒适度上的差别,笔者以整个超高缓和段的平均横向力系数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得出了"在任意几何参数的平曲线上,两种超高缓和方式对应的平均横向力系数的差值恒为直线路拱值的1/2"这一结论。基于此结论,结合规范中横向力系数的选用情况,针对目前中国超高缓和段设置方法的适用性做出了评价,并对其可改进之处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超高缓和段 超高 横向力系数 路拱 回旋曲线 

分 类 号:U412.33[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