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建成[1] 巴明臣[2] 张杰[2] 陈积圣[2]
机构地区:[1]安徽省宿县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34000 [2]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510120
出 处:《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Lingnan Modern Clinics in Surgery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elecystectomy,LC)后肝功能改变的原因。方法 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2名,B组30名,C组34名。A组在LC术中除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钛铗夹闭外,采用电刀切除胆囊,CO_2空腹压力维持在7.5mmHg以下,称电刀组;B组患者在LC术中除不易用钳夹止血的出血点偶用电刀止血外,用弯剪游离胆囊,CO_2气腹压力维持15mmHg柱以下,称非电刀高腹压组;C组切除胆囊方法同B组,但CO_2气腹压力维持在7.5mmHg以下,称非电刀低腹压组。术后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测定。结果 A组患者术后1天外周血AST、ALT、γ-GGT、TBIL均显著升高,5天以后开始下降,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B组、C组患者术后1天外周静脉血仅AST、ALT略升高,术后3天均恢复正常。统计学处理显示:A组患者术后1、3、5天外周静脉血AST、ALT、γ-GGT、TBIL与B组及C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血浆AST、ALT、γ-GGT、TBIL差异已无临床意义(P>0.05)。但是B组与C组患者术后1、3、5、7天患者血浆AST、ALT、γ-GGT、TBIL无显著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肝功能改变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结论 电刀热损伤是LC术后肝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而与CO_2气腹引起的腹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