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表面抗原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临旭[1] 黄长形[1] 李新红[1] 王毕娟[1] 尹晨[1] 

机构地区:[1]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西安710038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17期5122-51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研究陕西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变化情况。方法 153名患者分为免疫耐受期组(IT)、免疫清除期组(IC)、非/低水平复制期组(LR)、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肝炎组(ENH)、HBeAg阳性肝硬化组、HBeAg阴性肝硬化组。HBsAg滴度采用Abbott免疫化学发光检测仪(AXSYM)测定。分析每个阶段HBsAg滴度与HBVDNA、ALT的相关性。结果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HBsAg滴度的中位数不同,分别为IT131.67S/N,IC91.43S/N,LR70.92S/N,ENH82.61S/N,HBeAg阳性肝硬化组78.46S/N,HBeAg阴性肝硬化组65.93S/N。HBsAg滴度在IT组最高,HBeAg阴性肝硬化组最低。HBsAg滴度水平仅在IC组中与HBVDNA相关,不同阶段HBsAg滴度水平与ALT均无相关性。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HBsAg水平有明显差异。但仅在IC期HBsAg滴度水平与HBVDNA定量有相关性。HBsAg滴度是否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尚需更多的纵向研究加以证实。

关 键 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硬化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