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孟晓雪[1] 张博[1] 潘明[1] 张钲[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730000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21期6478-648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介入手术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的早发冠心病患者95例,平均年龄(50.52±3.14)岁,男65例,女3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通过比较三组病例的基本资料来阐明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抽取入选患者血清观察hs-CRP浓度变化。结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多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史方面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术前,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术后24h含量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其他两组与术前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术后24h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三组CRP均有所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浓度降低幅度大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术后1周hs-CRP较24h有所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CRP含量有利于观察冠心病PCI手术前后病情演变状况和严重程度,及早预测MACE事件的发生。

关 键 词: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