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临床部,北京100037
出 处:《感染.炎症.修复》2003年第4期223-223,共1页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摘 要:目的:探讨按摩手法在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后容颜改善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面部烧伤住院患者130例,将面部分为额、眼、鼻、口、颏、颊六个区域,采用相应的特定按摩手法,对面部烧伤后3~4周愈合皮肤实施康复护理。10次为1个疗程,一般3~5个疗程,在创面愈合的2周内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2日1次,待瘢痕稳定后每周1~2次。疗效标准:治愈:患处原有瘢痕平复,瘢痕凸出皮表小于0.5mm,颜色基本接近正常肤色或粉红色,毛细血管扩张消失,无痛痒现象。显效:患处原有瘢痕明显平复,瘢痕凸出皮表大于0.5mm,小于1.5mm,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粉红色,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减轻,但偶有轻微痛痒感。有效:患处原有瘢痕可见平复,瘢痕凸出皮表大于1.5mm,小于2.0mm,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红色,毛细血管扩张减轻,痛痒减轻。无效:患处原有瘢痕平复不明显,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结果:98例计377个部位,各部位治愈率分别为:额、颏、颊100%,鼻部90.8%,眼部85.7%,口部83.3%,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对不同部位烧伤创面愈合后的皮肤,采用施与相应的按摩手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