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文政
机构地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教授
出 处:《中国房地信息》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期间见报率最高的用语。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安居乐业,即居者有其屋。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商品房之外,经济适用住房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目前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傅继德提交了《关于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提案,与此同时不少房地产业内人士甚至提议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其理由是不符合市场规律。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段炳仁对'取消经济适用住房'的观点表示反对。北京市建委也明确表示,不会停建经济适用住房,今年还将增建廉租房。不错,经济适用住房造成了价格的双轨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这种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住房制度,城市的发展也许就会受到局限,甚至市场本身也会受到伤害。出现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找出解决办法,从制度上加以完善。诸如充分考虑购房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使用标准、严格界定购买对象等。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真正运用好公共住房保障制度,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关 键 词:经济适用住房 房地产业 '以人为本' 商品房 中低收入者 解决办法 保障制度 住房制度 居者有其屋 价格歧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