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畅
出 处:《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1年第5期24-27,共4页
摘 要:在陶文研究过程中,商代陶器印迹据笔者所知已见5件.其中一枚系阴文玺印压印而成的阳文印迹,著录<古陶文汇编>1·111号(图1)字口清晰,显然是用阴文玺印压抑而成.殷商金文中有与之写法相似者,如容庚,<金文编>附录上581号各字的形体基本结构与印迹相同.尤其是册父癸鼎、父乙卣、父乙觚等最为相似(图2),微小的差别只是金文作三角形实体分叉,而印迹作细线分岐;金文作钉头状或细线状,印迹则作圆点状.印迹具有图案化倾向.虽表现手法不同,应为族徽文字.由此可知,殷商时期已使用玺印钤盖于陶器之上了.这一学术观点,我在拙著<先秦玺印图说·起始篇>中已有详细论述.顺便说一句,王恩田先生在他编著的<陶文图录>中,怀疑本文图1是赝品,但未说明原因,似有商讨的余地.
关 键 词:商周 印迹 金文 陶文 族徽文字 殷商时期 阴文 学术观点 相似 商代陶器 表现手法 图案化 三角形 著录 赝品 压印 压抑 形体 线状 先秦
分 类 号:K877.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