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永军[1] 齐实[1] 第宝锋[2] 李志沛[1] 常丹东 丛佩娟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100083 [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3]水利部水土保护监测中心,北京市100053

出  处:《科技风》2008年第8期10-11,16,共3页

摘  要:生态修复分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合理的生态分区可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综合分析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地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护生态修复分区原则,选取水分、降雨量(干燥指数)、植被、地形地貌、侵蚀强度及人均耕地等主导因素作为依据对长江上游进行分区,利用GIS技术及其地理信息图谱理论建立数据库,结合长江上游基础图谱数据库和专题图谱数据库以及相关图谱(长江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长江上游区划图等),并借助于数理统计及经验判别等方法,把长江上游362个县级行政区域分为3个水土生态修复类型区、5个生态修复区及15个生态修复小区。

关 键 词:长江上游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分区 

分 类 号:S15[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