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传统在乡村日常合作中的交融——以浙西W村引建自来水池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振威[1] 闫洪丰[2]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直属机关团委

出  处:《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2期67-73,共7页China Rural Survey

基  金:中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利用"(项目编号:YSQ09005)和中南民族大学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研究"(编号:CSY10007)

摘  要:改革之后村民自由度的增加、理性化程度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合作成本偏高;同时,传统意义上对村民具有约束作用的力量的削弱,也使得村庄内部的合作不能顺利达成。虽然传统文化和习惯仍在村庄起作用,但对传统习惯和风俗的遵循与村民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相关联,具有很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价值层面上已经不再是首要的目标。

关 键 词:集体行动 农民合作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