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祯[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  处:《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35-43,共9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民间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它的形态价值不仅是形成大戏、本戏的"初级形态",而且具有自己自主、独立的艺术价值,是大戏、本戏和小戏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戏曲史。承认小戏为戏,承认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意味着对以往戏曲史的重新审视,包括戏曲形成的时间和标志物,当然更主要的,中国戏曲的内涵内容、形式形态因此而更觉丰富多姿,戏曲史也做到一种真正的回归——对民间的回归和对戏曲作为民间艺术本质的建立。在小戏的保护和生态建设中,视野不能局限于舞台,应该看到小戏生存、发展的民俗文化、宗教祭祀文化链,它是一个超越戏曲和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看到并重视这种生态链的保护、建设,对小戏的保护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民间小戏 形态价值 生态系统 独立品格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