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外语系
出 处:《长城》2010年第8期44-45,共2页The Great Wall
摘 要:华裔作为当代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一个特殊而又典型的群体,尤其是“华裔美国人”这一称谓更是积淀着一层层沉重的历史沧桑。华裔美国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塑造的“边缘人”,以双重视角表述了“新的中国”,重建了华裔美国人的自身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即寻求自我整合的文化生存策略。向以白人为主导的强势文化及父权中心发起了挑战,同时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撞予以反思,从而表现出美国华裔移民在双重文化环境中寻找文化认同、确定文化属性的艰辛及不懈努力。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双重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旧金山华埠家庭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它探究了一个被排斥至边缘地带的少数族裔的民族历史根源,寻求在官方书写的历史版本之外重读、重写她那被抹杀或被掩盖的真实故事,以便再现其个人与民族的本真文化身份及身份的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新生。一、“边缘人”的双重视角小说以“我”——莱拉的叙述作为切入点。她是一个唐人街家庭的长女,一个中国移民的后裔,出生于美国,从来没有去过中国。然而,中国对“我”而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莱拉从父辈、唐人街知道了中国的“标准”“仪式”,她熟知关于唐人街“内部的故事”。但是,所有的这些只是构成她的一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