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洪华[1] 

机构地区:[1]中共重庆市潼南县委党校

出  处:《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Chongqing Administration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关 键 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就业 劳务输出 劳务出口 人口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劳务经济 外出务工人员 外出就业 农业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家政专业 职业培训 职业训练 

分 类 号:F323.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