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初新小说本体定位的两难——兼论中国现代小说的传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梦颖[1] 

机构地区:[1]新乡学院

出  处:《长城》2012年第10期14-15,共2页The Great Wall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FWX02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GH-165

摘  要:梁启超在近代鼓吹小说界革命,把小说由"悔淫悔道"地位历史性地吹捧为"文学之最上乘"。在梁氏等人为新小说的未来劈荆斩棘之际,却不期然陷入了一个自设的困境:"可爱"之小说没有出现,"可畏"之小说却骤然风行,民国言情小说俨然有吞并文坛、不可阻遏之势。时人肯定:"近来中国之文势,多从事于艳情小说。""上海发行之小说,今极盛矣,然按其内容,则十八九为言情之作。"梁氏等人竟成为自己反对的鸳蝴派小说的开路先锋,历史的吊诡的确令人尴尬。本文试图从小说本体层面,一窥新小说提倡者面向历史传承时所凸现的悖论。

关 键 词:小说本体 中国现代小说 清末民初 

分 类 号: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