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脊髓小脑后束神经元敏感性增加  被引量:1

Enhanced responsiveness of rat's dorsal spinocerebellar tract neuron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威 王晓晖[1] 张浩[2] 樊小力[3]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太原030001 [2]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710061

出  处:《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第2期102-107,封2,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L1-2脊髓节段Clarke核内脊髓小脑后束(dorsal spinocerebellar tract,DSCT)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法 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拟失重14 d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细胞外记录Clarke核内DSCT神经元场电位活动.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DSCT神经元对电刺激腓肠肌-比目鱼肌神经有两种兴奋性反应:短潜伏期(1~3 ms)的单突触兴奋性反应(DSCT neuron with short latency,mDSCT)和长潜伏期(6~15ms)的多突触兴奋性反应(DSCT neuron with long latency,pDSCT).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潜伏期分别为(1.69±1.15)ms和(10.04±3.15)ms,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15.78±10.36)次/s和(20.71±12.32)次/s,电刺激阈强度分别为(0.39±0.35)mA和(1.32±0.70)mA.模拟失重14 d组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潜伏期分别为(4.18±1.06)ms和(12.24±3.30)ms,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13.58±11.40)次/s和(24.71±10.27)次/s,电刺激阈强度分别为(0.24±0.16)mA和(1.03±0.42)mA.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潜伏期均明显延长(t=2.905、3.886,P<0.05),阈刺激强度均显著降低(t=3.768、2.097,P<0.05). 结论 在模拟失重条件下,随着肌梭传入信息的量和模式的改变,DSCT神经元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证实了模拟失重可以导致肌梭传入上升侧支的中枢过程发生变化.

关 键 词:失重模拟 大鼠 Sprague-Dawley 后肢悬吊 脊髓小脑束 脊髓 肌梭 

分 类 号:R852.22[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